咨询热线: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  NEWS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国内黑色系品种普遍回落,黑色系品种有哪些

发布时间: 2025-09-19 次浏览

【黑色系"退烧"进行时: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阵痛?】

7月以来,国内黑色系期货市场持续震荡下行,螺纹钢主力合约累计跌幅达12%,铁矿石期货价格跌破800元/关口的消息更是在业内引发震动。这场始自二季度末的"降温"行情,正以超出市场预期的力度重塑着整个黑色产业链的生态格局。

从具体数据来看,全国重点城市三级螺纹钢现货均价已从4月峰值时的4200元/吨回落至3650元/吨,热轧卷板价格同步下跌9.8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产业链"晴雨表"的焦煤焦炭期货,在短短20个交易日内出现15%的深幅调整。这种全产业链的联动下跌,暴露出当前市场正面临多重压力共振的复杂局面。

政策调控的"有形之手"正在发挥关键作用。随着"双碳"战略的深入推进,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《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》要求重点区域企业2023年底前完成改造,这直接导致河北、山东等地钢厂集中检修产能超过2000万吨。与此国家发改委对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措施,使得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较市场价低出30%,这种价格传导效应正在向整个黑色系品种蔓延。

需求端的结构性变化同样不容忽视。1-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.9%,新开工面积锐减24.3%,这对建筑钢材需求形成直接压制。虽然基建投资保持6%的同比增速,但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使得资金到位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。某大型钢贸企业负责人透露:"现在工地都是按需采购,我们华东仓库的螺纹钢库存已经连续8周维持在80万吨高位。

"

国际市场的传导效应正在加速显现。澳洲三大矿山二季度铁矿石发运量同比增加12%,而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中国的粗钢产量却同比下降1.3%,这种供需错配导致普氏62%铁矿石指数从125美元高位回落至105美元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,美元指数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普遍承压,这种货币政策的"蝴蝶效应"正在重塑全球黑色系定价体系。

【破局之道:产业链各环节如何把握危中之机?】

面对黑色系的集体回调,产业链各参与方正在展开新一轮战略调整。在河北某大型钢铁集团的控制中心,生产计划部王经理指着实时数据屏说:"我们现在将高炉开工率控制在75%左右,同时加大废钢添加比例,每吨钢可降低铁水消耗50公斤。"这种灵活的生产策略,正在成为钢企应对市场波动的标准动作。

贸易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。华东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出的"基差点价+库存代管"服务,帮助下游客户锁定3个月后的钢材价格,同时提供第三方监管的仓储服务。该平台运营总监透露:"新模式使客户采购成本降低3-5%,我们的业务量在价格下行周期反而增长40%。

"这种期现结合的服务创新,正在重构传统贸易的盈利模式。

对于投资者而言,当前市场环境孕育着特殊的战略机遇。期货分析师张明指出:"当螺纹钢期货贴水现货超过200元/吨时,往往意味着市场过度悲观,此时布局多单的安全边际较高。"他建议关注2210合约在3500元附近的支撑位,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铁矿石港口库存连续3周下降的边际变化。

产业政策的深层影响正在催生结构性机会。随着《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的落地,电弧炉炼钢占比将从当前的10%提升至2025年的20%,这直接带动石墨电极需求年化增长15%。某上市公司证券代表透露:"我们正在扩建3万吨超高功率电极产能,预计2023年二季度投产。

"这种由政策驱动的细分领域增长,正在成为资本关注的新焦点。

国际市场的差异化表现带来套利空间。尽管国内双焦价格承压,但欧洲ARA港动力煤到岸价仍维持在300美元/吨高位,这种内外价差使得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获得超额收益。某煤炭贸易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:"扣除运费和关税后,出口欧洲的吨煤利润比内销高出200元,我们正在将出口占比从5%提升至15%。

"

站在当前时点研判后市,多位行业专家形成共识:黑色系品种的深度回调已部分释放风险,但真正的趋势反转仍需等待需求端的实质性改善。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8月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政策的表述、基建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以及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的执行力度。对于产业客户而言,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库存保值和成本管理,将成为穿越周期波动的关键能力。

 
华富之声期货直播间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热线电话:  公司地址:
Powered by EyouCms   沪ICP备2024075520号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