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当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24年第二季度突破90美元关口时,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指出:"这轮行情不是简单的周期性波动,而是全球能源体系重构的必然产物。"数据显示,全球原油库存已降至近十年低位,而需求端却呈现出超预期韧性——国际能源署最新月报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上调至每日140万桶,较年初预估提升18%。
在供应端,传统产油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投资困境。OPEC+成员国中,除沙特、阿联酋等核心国家外,超过60%的成员国已连续三年无法完成增产配额。美国页岩油行业同样陷入瓶颈,先锋自然资源公司CEO斯科特·谢菲尔德坦言:"二叠纪盆地优质区块开发殆尽,新钻井成本较五年前上涨40%。
"这种结构性矛盾在墨西哥湾飓风季来临之际愈发凸显,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显示,战略石油储备已降至1984年以来最低水平。
新能源转型的"双刃剑"效应正在显现。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突破18%的传统能源投资缺口持续扩大。根据伯恩斯坦咨询测算,要实现碳中和目标,2020-2030年间全球需减少油气投资2.3万亿美元,但替代能源投资缺口仍达1.8万亿美元。这种"青黄不接"的过渡期,为传统能源价格提供了天然支撑。
挪威能源巨头Equinor的财务模型显示,即便在激进能源转型情景下,未来五年油价中枢仍需维持在75美元以上才能维持必要投资。
面对持续强化的油价中枢,华尔街正在重塑能源资产估值体系。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指出:"能源股PE估值较标普500指数折价率已收窄至15%,为2014年以来最小差距。"这种价值重估在具体标的上表现尤为明显:雪佛龙公司二季度上游业务利润率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,而道达尔能源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回报率已与传统油气业务持平。
期货市场呈现鲜明的期限结构特征。当前WTI原油期货6个月合约溢价达到4.2美元/桶,创下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。这种陡峭的远期升水曲线,既反映市场对短期供应紧张的担忧,也预示着中期价格支撑强劲。量化交易巨头Citadel的能源交易主管透露,其系统正在加大原油期货多期限组合策略的配置权重。
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ETF和结构化产品成为参与行情的重要工具。美国最大能源ETF(XLE)的期权未平仓合约量在8月激增37%,其中执行价在100美元以上的看涨期权占比突破40%。新加坡星展银行推出的原油联动结构性存款产品,认购规模两周内突破5亿美元,凸显市场对能源资产的配置热情。
不过专家提醒,在布局能源资产时需注意地域分散,当前中东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正大举收购非洲、南美等新兴产区权益,这种多元化趋势值得普通投资者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