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  NEWS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亚太股指普遍反弹 风险情绪改善,亚太股票市场

发布时间: 2025-09-23 次浏览

【全球资本暗流涌动亚太成避险新港湾】

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上,日经225指数突破34000点关口时,交易大厅爆发出久违的掌声。这戏剧性的一幕正在亚太地区轮番上演——恒生指数单周涨幅超7%,韩国KOSPI指数创年内新高,越南胡志明指数更是以14%的月涨幅领跑全球。这场突如其来的"红色浪潮",恰似太平洋暖流般席卷整个亚太资本市场。

深究这波行情的底层逻辑,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成为关键推手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货数据显示,市场对2024年降息幅度的预期已扩大至125个基点。这种预期转变直接反映在美元指数走势上,过去一个月美元兑主要货币贬值3.2%,促使国际资本加速回流新兴市场。

高盛最新资金流向报告显示,11月亚太地区ETF净流入规模达78亿美元,创2021年以来单月新高。

政策工具箱的密集开启为市场注入强心剂。中国央行通过MLF操作净投放6000亿元流动性,日本央行将国债收益率控制曲线(YCC)政策弹性化,韩国政府宣布300万亿韩元规模的半导体产业扶持计划。这些精准施策形成政策共振效应,MSCI亚太指数成分股的市盈率修复至14.8倍,较10月低点提升22%。

产业升级浪潮中的结构性机会尤为亮眼。台积电3纳米制程良率突破80%的消息,带动台湾半导体指数单周飙涨9.3%;印度塔塔集团宣布电动车产能扩张计划,推动孟买汽车板块指数刷新历史高位;东南亚数字经济呈现爆发态势,Grab和SeaLimited等科技巨头的股价已从底部反弹超60%。

这些现象揭示着资本正在重估亚太地区的创新潜力。

【风险偏好持续修复三大主线把握机遇】

当香港中环的交易员们开始重新讨论"牛市回归"时,风险偏好的实质性转变已显露无遗。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回落至12.8的年内低位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指数波动率指标下降至18%,显示投资者信心正在快速修复。这种情绪转变在衍生品市场尤为明显,恒指牛熊证比例回升至7:3的均衡水平,期权市场的看涨合约持仓量激增45%。

资金配置的版图重构暗藏玄机。北向资金连续18个交易日净流入A股,累计规模达887亿元,其中宁德时代单日获外资增持15.2亿元;日本股市的外资持股比例回升至30%警戒线下方,但主动型基金配置比重提升至62%;更值得关注的是东南亚市场,泰国SET指数外资持股比例突破38%的历史峰值,越南VN30指数中的外资交易占比飙升至47%。

这种资金迁徙轨迹,折射出机构投资者对亚太资产的重估逻辑。

消费复苏与科技突围构成双击效应。东京银座商圈奢侈品门店重现排队盛况,资生堂股价月内上涨23%;中国"双十一"全网GMV突破1.2万亿元,李宁、安踏等国产运动品牌销售额同比增超40%。在科技前沿,韩国Naver发布自研AI芯片,股价单日暴涨12%;澳大利亚锂矿商Pilbara最新拍卖价止跌回升,刺激赣锋锂业H股放量涨停。

这些微观层面的积极信号,正在聚合成宏观层面的增长动能。

站在当前时点,三大投资主线逐渐清晰:其一是政策受益确定性强的基建产业链,中国交建H股PB估值仍处0.4倍的历史低位;其二是消费升级浪潮中的品牌龙头,日本优衣库母公司市值重回10万亿日元关口;其三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,台积电3纳米制程市占率已突破90%。

当东京交易所的改革措施吸引150家上市公司启动股票回购,当新加坡金管局调高2024年GDP增长预期,这些信号都在诉说同一个故事——亚太资本市场的春天,或许比预期来得更早一些。

 
华富之声期货直播间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热线电话:  公司地址:
Powered by EyouCms   沪ICP备2024075520号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