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首个交易周,上证指数在3150-3250箱体反复拉锯。当政策工具箱连续释放降准预期、消费补贴等利好时,市场却走出"高开低走"的诡异曲线。这背后暗藏着一场机构与散户的认知战——政策底已现,但市场底仍在构建。
从资金监控数据看,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超80亿,但主要集中在周三尾盘突击式买入。这种"脉冲式"操作暴露主力真实意图:既不愿错过政策红利,又忌惮中报业绩雷。就像2022年4月那波政策底行情,当时机构建仓周期足足拉长3周,期间振幅高达12%。
技术派关注的MACD指标正在上演"水上金叉"戏码。当前日线级别DIF值已上穿DEA,但成交量始终未能突破万亿关口。历史数据显示,这种量价背离状态下,有67%概率会触发技术性回踩。建议紧盯3180点黄金分割位,该位置聚集着5月以来的密集筹码区。
板块轮动出现明显分化。新能源赛道单周吸金超200亿,但仔细拆解龙虎榜会发现,机构专用席位仅占成交额的23%,游资主导的短线博弈特征显著。反观消费电子板块,立讯精密等龙头股出现连续大宗折价交易,暗示部分机构正在腾挪仓位。
北向资金本周悄悄加仓三个方向:智能驾驶(+18.7亿)、创新药(+12.3亿)、人形机器人(+9.8亿)。其中特斯拉FSD入华进程加速,催生路畅科技单周暴涨34%。但要注意,这类题材炒作往往伴随剧烈波动,参考去年ChatGPT概念走势,主升浪前通常会有15%左右的洗盘空间。
公募基金二季报透露关键线索:头部基金经理集体增配电力设备(+2.3%)、减仓白酒(-1.8%)。这个调仓逻辑与高温用电旺季叠加特高压建设提速密切相关。某千亿规模基金经理在路演中直言:"现在买电力股就像三年前买白酒,行业β正在发生质变。"
上证50指数60分钟K线形成上升三角形科创50指数突破年线后回踩确认沪深300股指期货持仓量创三个月新高
对于普通投资者,建议采用"三三制"策略:3成仓位配置光伏ETF(159857)等确定性品种,3成仓位参与存储芯片概念短线博弈,剩余资金等待突破3250压力位后右侧加仓。记住,当下市场不缺机会,缺的是守住利润的定力——那些能在电梯行情中忍住不频繁操作的人,往往才是最终赢家。